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媒体聚焦 > 正文

【学习强国】校园植物“会说话”:一堂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课

信息来源:学习强国  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08   浏览量:

近日,辽宁理工职业大学举办的“校园植物标识大赛”圆满落幕,百余件由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意植物标识作品让校园植物“开口说话”。活动以“自然为课堂、劳动为媒介、文化为内核”,展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创作、匠心塑造与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有机融合课。

大赛由该校创新创业学院与总务处联合举办,历时1个多月,以校园内200余种植物为载体,吸引100余名学生参与。参赛者需实地观察植物特性,结合专业知识和生态理念,设计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标识牌。最终,《秋韵·银杏》《金缕摇光》《贴梗海棠》等作品脱颖而出,18组作品分别获一二三等奖。

“劳动教育正在从简单的体力劳动向创造性劳动转变。”创新创业学院教师田野介绍,“建筑工程学院赵熙团队结合建筑测量知识,以山桃树为地标,融入环保理念设计可回收标牌;智能制造学院龚振羽同学用显微镜将植物细胞图转化为二维码;健康文旅学院王佳怡同学则挖掘银杏的药用价值,结合所学专业,聚焦于健康养老问题……这些作品展现了劳动教育与专业结合、与实践结合、与文化结合的无限可能”。

“山桃发红萼,野蕨渐紫苞。我们以木为地、黏土塑花,让诗意与自然对话。”信息工程学院学生黄永烁的作品《山桃花》以传统工艺再现春意,赢得评委点赞。总务处副处长孙萍表示,活动通过“接地气”的方式,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之美:“当学生蹲在草丛中记录花瓣纹理,当废旧材料变身艺术标牌,劳动教育便有了温度和生命力。”

据悉,获奖作品将悬挂于校园对应的植物旁,成为传递生态理念的“绿色名片”。总务处负责劳动实践课教师于磊说:“劳动课要寓教于乐、寓教于艺,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悟自然、热爱创作。”

作为辽宁省劳动教育示范校,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构建了“理论+实践”协同丰富的劳动教育体系。除植物标识设计外,学校还开展“开在田里的‘劳动实践’思政课堂”“民族团结林”“节水竞赛”“水培种植”等特色活动,形成日常生活、生产、服务性劳动三大实践模块,全面培养学生劳动素养。


原文链接:【学习强国】校园植物“会说话”:一堂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课


向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