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健康专栏 > 正文

寒露:露凝秋深时的暮秋序曲

【来源:健康文旅学院 | 发布日期:2025-10-08 】

一、节气介绍

寒露,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7个节气,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公历10月7-9日交节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°,气温较秋分显著下降,地面的露水更冷,甚至可能凝结成霜,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,正式进入深秋时节,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,秋意也更为浓烈。

二、节气气候:露寒而冷,深秋渐显

寒露气候的深秋特征十分突出。“寒露”之名便源于此时露水增多且温度低,清晨时分地面和植物上常凝结着冰冷的露水。气温大幅下降,白天平均气温多在10-15℃,夜晚则可能降至5℃以下,部分北方地区已出现初霜。降水持续减少,空气干燥程度加剧,“秋燥”症状达到高峰,同时风力较秋分增大,北方多出现晴朗干燥的“秋高气爽”天气,南方则偶尔受冷空气影响出现短暂降雨。

三、传统习俗:深秋里的人文印记

1A9B4

(一)赏菊

寒露时节,菊花盛开得最为繁茂艳丽,成为深秋最具代表性的花卉,因此赏菊是寒露的重要习俗。人们会前往公园、菊园或庭院中观赏菊花,不少地方还会举办菊花展,展示各类品种的菊花,人们在赏菊的同时,也会饮酒赏菊,感受深秋的雅致韵味,正如古诗所云“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”。

(二)吃芝麻

民间有“寒露吃芝麻”的习俗,芝麻性温味甘,有补肝肾、润五脏的功效,非常适合寒露时节干燥寒冷的气候。人们会将芝麻磨成粉,制作成芝麻糊、芝麻饼,或直接在粥、米饭中加入芝麻食用,既能补充营养,又能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,部分地区还会搭配核桃、红枣等食材,增强滋补效果。

(三)登高

寒露时节,天气晴朗,秋高气爽,非常适合登高望远。人们会约上家人朋友,前往附近的山或高处,欣赏深秋的美景,如漫山遍野的红叶、金黄的树林等。登高不仅能锻炼身体,呼吸新鲜空气,还能在开阔的视野中缓解“悲秋”情绪,传递着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,这一习俗也与重阳节登高文化相互呼应。

(四)饮寒露茶

寒露茶是寒露时节特有的饮品,此时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后,进入生长的“第二高峰期”,茶叶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,口感醇厚甘甜,香气浓郁。人们会在寒露这天采摘新茶,冲泡饮用,认为喝寒露茶能清热润燥、提神醒脑,抵御深秋的寒气,不少地区还会将寒露茶作为礼品赠送亲友,分享深秋的独特滋味。

四、节气三候

一候鸿雁来宾

寒露时节,鸿雁开始大规模南迁,此时南迁的鸿雁相较于白露时节的“鸿雁来”,数量更多,且飞行队列更为整齐,如同前来“做客”的宾客,因此称为“鸿雁来宾”。这一现象也预示着天气即将变得更加寒冷,万物开始为越冬做准备。

二候雀入大水为蛤

深秋时节,气温下降,雀鸟的活动逐渐减少,而海边或河流中的蛤蜊开始大量出现。蛤蜊的贝壳颜色和形状与雀鸟相似,古人无法科学解释这一现象,便认为雀鸟潜入水中变成了蛤蜊,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浪漫想象,也体现了寒露时节生物活动的变化。

三候菊有黄华

寒露是菊花盛开的最佳时节,此时菊花大多绽放出黄色的花朵,“黄华”即指黄色的菊花。这一候的到来,标志着深秋已至,大自然以菊花的盛开展现出深秋的独特景致,也为寒露时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。

五、寒露饮食调养原则

EA26

1.强滋阴润燥:“秋燥”达到顶峰,易出现口干舌燥、皮肤干裂、便秘等症状,应多吃梨、银耳、百合、蜂蜜、麦冬等滋阴润燥的食物,缓解身体干燥。

2.重温补养身:气温降低,身体需要更多能量抵御寒冷,可适当食用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桂圆、红枣等温补食材,补充阳气,但需注意避免过量,防止上火。

3.减燥避寒:减少辛辣刺激、生冷寒凉食物的摄入,如辣椒、冰淇淋等,辛辣食物会加重秋燥,生冷食物则易损伤脾胃阳气;增加萝卜、白菜、菠菜等应季蔬菜的食用,保证维生素摄入。

4.均衡膳食:搭配优质蛋白与杂粮,如鸡蛋、鱼类、燕麦、糙米等,同时适量食用坚果,如核桃、杏仁,补充微量元素,维持身体营养均衡,增强抵抗力。

六、起居作息

EDBE

1.早睡晚起:寒露后昼短夜长且天气寒冷,应顺应自然规律,适当延长睡眠时间,早睡以帮助身体储存能量,养足阳气,晚起可避免清晨寒冷空气对身体的刺激,建议每晚21:30前入睡,早晨7-8点起床。

2.注重保暖:气温大幅下降,昼夜温差大,需重点做好保暖工作,尤其是脚部、腹部和颈部的保暖,睡觉时要盖厚被子,避免受凉;白天外出时根据气温及时增添衣物,佩戴围巾、帽子等,预防感冒和关节疼痛。

七、运动锻炼

1567F

寒露运动锻炼配图:画面展示人们在午后公园进行太极拳、快走、瑜伽等运动的场景,角落标注“上午10点后/下午3-4点,运动后喝温水”的提示。

1.适度温和运动: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,如快走、慢跑、太极拳、瑜伽、骑自行车等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,防止身体受凉感冒;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发热、不感到疲惫为宜。

2.选对锻炼时间:由于清晨气温较低且可能有雾,空气质量较差,建议在上午10点后或下午3-4点运动,此时气温较高,空气质量较好;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,穿上保暖衣物,补充温水,避免饮用凉水。

寒露,是深秋的重要标志,此时大自然褪去了仲秋的丰盈,展现出萧瑟而静谧的美。人们在顺应季节变化中调整生活节奏,在赏菊、登高、品食中感受深秋的独特韵味,在养生调理中守护身心健康,体会四季更迭的奇妙与厚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