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
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21年12月,由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发展而来,是学校直属的独立建制的二级学院,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部门,统一开设全校思政课、统一管理思政课教师。学院现有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”“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”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”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”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”“形势与政策教研室”等6个教研室,在辽沈战役纪念馆、黑山阻击战纪念馆、董存瑞纪念馆、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博物馆、锦州滨海新区贺兰山路消防救援站等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7人,专职教师中教授12人,副教授5人,讲师、助教等20人;获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,获硕士学位的教师26人。教师中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、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、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、辽宁省思政课学科带头人、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,有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议专家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评审专家、辽宁省社科基金评审专家、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专家、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评审专家、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、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,有锦州市首批优秀专家、锦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兼职教授等。教师入选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人才培养工程、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成果比较丰厚。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,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、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规划课题、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、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、辽宁省教育厅人文计划项目、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、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、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、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、锦州市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专项研究课题、锦州市人民政府重点研究课题、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、辽宁理工职业大学科研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20余项;出版著作和教材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体系研究》《文风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研究》《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社会发展专题研究》《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》《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》《自然辩证法概论》《创新系统中的多主体合作及其模式研究》《当代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研究》《辽代法律史研究》《构建与嬗变—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社会之变迁(1949—1957)》《地方政府概论》《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》等70余部;在《人民日报》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》《高校理论战线》《中共党史研究》《人民论坛》《社会主义研究》《科学社会主义研究》《国外理论动态》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《毛泽东思想研究》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》《思想教育研究》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》《求索》《理论月刊》《理论导刊》《理论探讨》《东北亚论坛》《教育评论》《求实》《科技日报》《辽宁日报》等报刊发表论文700余篇;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一等奖,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(政府奖)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,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,辽宁省统战理论成果一等奖,辽宁省第九届“四佳人物”“最佳写书人”奖、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一、二、三等奖,辽宁省高校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”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奖,辽宁省教育厅论文一等奖,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高校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主题微党课大赛中荣获三等奖,锦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等各类奖励120余项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积极服务社会,受邀在各种场合认真宣传党的理论、路线、方针、政策;学院多人次受邀参加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、中国话语高端论坛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高峰论坛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、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、辽宁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术研讨会、辽西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研讨会、锦州市文化名家座谈会等活动,受到参会人员的好评。